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安徽省休宁徽匠学校>> 欢迎访问—

“得胜鼓”的挖掘人——夏培茂

[日期:2012/10/8 16:04:27] [字体: ]

“得胜鼓”的挖掘人——夏培茂
   2012年10月3日       作者:黄国栋   
 

“咚,嚓,咚,嚓,咚嚓嚓嚓……”铿锵有力的得胜鼓那洪亮声音近几年常在盛大的庆典上响起。她宛如一位深山闺秀走出了大山,来到了闹市一般。她又像一只凌空展翅的雄鹰,越飞越高。两年前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休宁得胜鼓,在上海世博会上响起,那整齐的鼓队,优美的动作,激扬的鼓声,敲出了中国人在家门口召开世博会那喜悦之情,敲出了上海人喜迎四方来宾的好客之情。这充满古徽州文化元素的得胜鼓吸引着外国人的眼球,老外们不时竖起大拇指,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得胜鼓为安徽江淮儿女赢来了荣誉。记得安徽省文化厅盛赞休宁一职高得胜鼓表演队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现出来的靓丽风采,还特来电表示祝贺。休宁得胜鼓今天能享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一个熟悉的名字在脑海里闪现着,一个可亲的面庞浮现在眼前。他,就是“得胜鼓”的民间表演的挖掘人——夏培茂老师。

夏培茂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小学老师。他能拉善唱,能挥毫泼墨,在五城这个小集镇上颇有点名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特殊的时期,为了“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上级领导看中了他的才能,“爱你没商量”,把他从教师队伍里调到五城区文化站,负责群众文化工作。因我喜欢看书,三天两头往文化站跑,借书、还书,一来二往,时间一长,就和夏老师混熟了,我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化站的“常客”了。记得那时候的夏老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喜欢收集当地民间人情风俗,挖掘失传的民间文化。一次偶尔机会,他听当地老人家说,五城七月二十四“请将军”出游时有一种乐队伴奏的,名曰“得胜鼓”。夏老师听后为之一振,心想,何不把它挖掘整理出来,使每年“请将军”活动搞得更有声有色呢?再说,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把它挖掘、整理、保存下来。他凭着自己一股热情和一份历史责任感,走访了当地老人,请民间艺人到文化站来做客,向他们虚心请教。并在文化站里挂了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记录“得胜鼓”的旋律和节拍。我到文化站读书看报时,多次看到他一个人如痴如醉在黑板上敲打着节拍,时而擦,时而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飞色舞,全身心投入“得胜鼓”收集、挖掘、推敲、整理工作。由于他的执着,“得胜鼓”终于“复制”成功了。当年五城七月二十四“请将军”交流活动就锦上添花了,因它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胜鼓。“黑面将军”在前面出游,紧跟着的是一支威风凛凛、衣服着装清一色的得胜鼓队伍。那铿锵的鼓声敲出了人们对“张巡将军”的爱戴,那威武的阵容表达了人们班师回朝,凯旋而归那胜利的喜悦心情。大人,孩子对得胜鼓的好奇,前呼后拥,上街跟到下街,久久不肯离开敲打得胜鼓那些青年小伙子。当年的交流会被推上一个新的高潮,那热闹的场面至今还留在脑海里。

今天的“得胜鼓”推陈出新,富有新时代的气息了,它敲出了节日的欢快,敲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五城人的我,自豪一提的是“得胜鼓”发源地在我们的故乡——五城。得胜鼓的挖掘者是夏培茂老师。今天的“得胜鼓”经过专家们的再加工,再提炼,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得胜鼓”这一民间节目挖掘过程中凝聚了一个普通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啊!

夏老师虽然走了多年了,但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他若看到“得胜鼓”能在世博会一展风采,那他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阅读:3937次  

复制 】 【 打印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版权都归我中心所有,在未经我校同意允许下,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抄袭或引用,否则可能受到我中心最大程度的起诉。

在线留言 | 成绩查询 | 在线报名 | 课件下载 | 备课系统 | 后台管理 | 

Copyright © 2010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ZSchool_V2.8 Youxue   页面刷新:31.25 MS
地址:休宁县县城
技术支持:休宁县安信网络工作室   联系QQ:308635558  
本站被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