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安徽省休宁徽匠学校>> 欢迎访问—

打造黄山职教名校

[日期:2011/8/5 9:09:49] [字体: ]

来源:《黄山日报》3版 作者: 江忠贤 编辑:汪承红 浏览次数: 62

胡锦涛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讲话激励着我用百倍的信心去打造职教名校!

十一五期间,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利用自身优势,不仅完成了3600人的学历教育,使全县高中阶段普职比达到1:1,而且面向三农,服务农村经济,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累计完成1.8万人次的培训任务,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教育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我们决定从四个方面着手,打造江南职教名校。

一、打造特色精品专业。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校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专业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目标。今年初,学校申报的陶研课题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农村职校专业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的研究,被立项为十二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国家级课题,其根本原因就是专业建设已经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的成败。近几年学校致力于发展特色职教,走品牌和特色专业线路,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一技乃至多技的一线人才,尤其是传统木工、机械数控和艺术设计三大骨干专业,不仅成为黄山市的特色精品专业,而且跻身了省级重点专业行列。

二、打造职校名师。职业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关键是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双师型的名师、必须走教师专业化、专业标准化之路。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近两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二十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在职教师中有34名取得了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2010年首批12名教师申报了双师型教师资格,经过学校推荐、市教育局专家评估,100%通过认定。学校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条件组织所有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或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车间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让更多教师成为职业教育的名师。

三、打造非遗传承基地。2008年初,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使之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标志着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社会关注、项目保护和传承保护的层面,跨入了整个生态保护阶段。休宁县建县1800余年,是古徽州的腹地,聪明智慧的徽州人创造了优秀的徽州工艺,这些工艺需要传承和弘扬,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担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充分发挥了在木工技能手艺得胜鼓民俗表演兰花火腿制作等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的示范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也因此被授予首批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四、打造校企合作的典范。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需要大批精密加工方面的技工,学校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投入200余万元购置了机电、模具、数控等专业设备,建立了八个实训车间,可同时容纳300人实习、实训和技能鉴定。学校先后与上海、苏州、昆山以及黄山市昌辉集团、中显微集团等12家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不仅在招生、实习和就业方面联手,同时多形式增进校企文化交流。

阅读:636次  

复制 】 【 打印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版权都归我中心所有,在未经我校同意允许下,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抄袭或引用,否则可能受到我中心最大程度的起诉。

在线留言 | 成绩查询 | 在线报名 | 课件下载 | 备课系统 | 后台管理 | 

Copyright © 2010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ZSchool_V2.8 Youxue   页面刷新:15.63 MS
地址:休宁县县城
技术支持:有为工作室   联系QQ:308635558  
本站被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