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安徽省休宁徽匠学校>> 欢迎访问—

安徽日报:“得胜鼓”奏凯歌

[日期:2011/3/1 15:26:09] [字体: ]

 “咚!咚!咚! ”鼓声震天动地,“嚓!嚓!嚓! ”键铃上下窜动,“切!切!切! ”夹板齐声击节……近日,休宁县木工学校表演的民间传统舞蹈《得胜鼓》成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活动的一大亮点。这支曾经出现在世博会安徽周巡游打头阵容中的队伍,再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到位的表演赢得观众好评。

休宁县建县1800年,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得胜鼓是流传于徽州尤其是休宁县五城、榆村等地的民俗活动,取材于唐代的“安史之乱”,传说是为了纪念唐朝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鼓乐铿锵,阵容威武,场面宏大,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得胜鼓代代相传,因其用民间舞蹈和杖鼓表演形式来表现古代将士鏖战获胜,故取名得胜鼓。历经千余年后,得胜鼓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婚嫁、祝寿、庙会、庆典上的表演,以表达喜悦之情。

“得胜鼓”表演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场面十分壮观。舞蹈队员,个个头戴斗笠,上身着黑布衣衫、十字披红,下身穿浅色裤子,短打紧身,像古代武士。队列前面一人扛大旗,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挥舞“战”字黄色蜈蚣旗幡。队列或分或聚或交错,且行且舞,舞步欢快激昂。鼓乐队伍,表演者颈挎杖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键铃,伴着行进步伐击鼓,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脆的响声。表演时杖鼓声、键铃声、夹板声,伴随着阵阵呐喊助威声,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木工学校)是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学校与地方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对“得胜鼓”这一徽州民间传统舞蹈进行整理和挖掘,并作了许多改革和创新,不仅使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而且赋予新的艺术生命。近几年来,学校表演队在专家悉心指导下,编排了六种比较成熟的“得胜鼓”表演形式,多次在中国农民歌会、省旅游节、黄山国际旅游节、文化节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中大展风采,博得四方称赞。

 

阅读:1152次  

复制 】 【 打印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版权都归我中心所有,在未经我校同意允许下,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抄袭或引用,否则可能受到我中心最大程度的起诉。

在线留言 | 成绩查询 | 在线报名 | 课件下载 | 备课系统 | 后台管理 | 

Copyright © 2010 安徽省休宁县徽匠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ZSchool_V2.8 Youxue   页面刷新:16.11 MS
地址:休宁县县城
技术支持:休宁县安信网络工作室   联系QQ:308635558  
本站被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