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攻坚克难培养技能人才 服务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省各参学中职学校结合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创新学习模式,重在实践整改,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强化学生技能为着重点,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月9日,在全国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合肥市电子学校作为唯一的中职学校代表,作大会典型经验发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来提升党员干部的素养,扩大党组织在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校党总支把创新载体作为落脚点,突出活动实践特色,扎实推进载体活动。学校通过开展“让尊师重教成为最重要的城市精神”大讨论,举办“固本强基促和谐,科学发展先锋行”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活动,展示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风采,提升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素养。
休宁木工学校作为第三批参学单位,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全力抓育人、重点抓管理、突出抓技能、关键抓就业”这一理念,培养实用的农村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带动学生家庭脱贫致富,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目前203名“匠士”的年均收入为3~4万元,一个三口之家的山区家庭,如果有一名“匠士”,该家庭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一万元,这不仅高于休宁县的农民年均收入(2008年为5160元,2009年为5770元),也超过全省农民的年均收入。同时,通过深加工,山区木材的价格也有很大提升。在山区,一立方原木仅卖500元,但通过“匠士”们的双手,可以制成10张八仙桌和太师椅,至少可以卖4000多元,价值提升了8倍。显而易见,掌握一门技能,确实是促进山区群众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一条好路子。
安徽泾县高级职业中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围绕“以人为本”,把服务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学校组织百余名教师到县内外所有在读学生家中,听取家长建议,增强服务学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面对中职招生的压力,学校深入到全县23所中学和部分学生家庭,调研学校管理、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情况,增强学校吸引力。泾县职高在办好中职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大培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力度。学校深入到县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及农户调查,根据泾县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组织30多期农民阳光工程、创业、扶贫、技能等各类型培训班。此外,学校还联系组织部门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提高村干部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