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合作质量
学校一直以来努力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比赛,比如木工专业多年派遣学生代表国家参赛。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仍然未有突破,希望在今后能找到突破口。
4.服务贡献质量
4.1服务行业企业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严谨、公正、务实、创新”的领导作风,“勤学、善思、精炼、致用”的学风,“敬业、爱生、博学、多能”的教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岗位要求为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技在身,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近几年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改革,与浙江、上海、苏州、等地管理规范、技术先进、信誉度高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每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合格专业技术人才万余名。
为当地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校近两年为县工业园区企业(比如“奥克斯电器公司”、“松萝茶叶集团”等)输送了近1500名高素质的毕业生,将近二十名走上了领导岗位,近70名成为了技术骨干。另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学校十分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素养的培育,升学学生基本能适应院校的学习环境。
4.2服务地方发展
办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是政府及各地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共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休宁各地区的各类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及产业一线工人。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培养中职人才,满足本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做好“办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宣传工作,加强中职生就业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开展“办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主题宣传活同时围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主题,利用班会课,校园广播及黑板报,宣传就业指导课等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邀请本地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创业成就或服务地方经济的报告,使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教育,受到鼓舞,从而树立为本地经济发展贡献的思想。
积极开展多层面培训,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学校教学特色,引领全市木工、商务、模具等专业的示范作用。县人社部门同意学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加大自聘人员的比例,为学校依据专业教学实际,调整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持。